首页

坐脸黑丝

时间:2025-05-27 20:33:55 作者:非遗苏裱焕新颜 数字技术助力古籍修复与保护 浏览量:72810

 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,是立国之本、兴国之器、强国之基。近年来,我国制造业正加速前行,逐渐向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,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。

 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,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.5%,环比增长0.32%。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.7%,制造业增长4.3%,电力、热力、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.8%。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.4%,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.6%,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4.1个百分点,今年以来增速持续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。

  近年来,高技术制造业正蓬勃发展。在四川成都,一家医疗科技公司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医疗器械,设计出个性化的植入物或手术导板,将医用级钛合金粉末或生物可降解材料逐层打印出来,大大提高了手术的精准度和成功率;在广东广州的无人机产业园区,一条高度集成的无人机生产线正忙碌地工作着,一架架具备自主飞行、高清航拍等功能的无人机从这里起飞,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;在江苏无锡的一家领先的半导体制造厂内,高纯度的硅晶圆经过一系列复杂工艺,逐步构建起微小的电路结构,成为智能手机、电脑、数据中心等电子设备不可或缺的核心部件。

  近年来,我国产业结构持续稳步优化,装备制造业“压舱石”作用继续凸显。数据显示,8月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.4%,对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高达47.9%。此外,装备制造业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中的比重也持续攀升,自年初以来已提升至33.5%,并连续18个月保持在30%以上。

  一批重大装备和项目成功实施,装备制造业不断夯实工业基本盘。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首台样机总装下线,HH—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验证机首飞成功,全球首台1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实现并网发电……

  我国装备制造业不断向高端化、智能化发展。业内专家表示,要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,提升产品附加值,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扩张,引领技术创新,为装备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。

  近些年,中国制造业积极向“绿”而行,能源结构逐步优化升级。新能源产业增势强劲,数据显示,8月份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0.5%和97%,绿色材料供给显著增加。单晶硅、多晶硅、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等产量的大幅增长,为中国经济的绿色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。

  在推动制造业绿色转型的过程中,各地也纷纷行动起来。安徽省通过建设“双碳”管理一体化平台、深化制造业服务业“两业融合”试点等措施,积极培育绿色融合新业态;浙江桐乡的企业则利用大数据+云计算系统实时监控生产能耗,并采用原液着色技术减少印染污水排放,为高质量发展增添了绿色底色。

  新兴产业、未来产业加速布局的同时,传统产业也在不断“焕新”。“瞄准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、融合化方向,支持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,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,让这些传统产业‘老树发新芽’。”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
  “要稳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,着力保持制造业比重稳定,推动制造业智能化、高端化、绿色化,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。”上述负责人表示,未来要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着力打造自主可控、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,持续巩固和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,让中国制造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行。(人民网记者 王绍绍) 【编辑:梁异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世界看两会 | 低碳发展之路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独特性

她们在彼此的陪伴下成长,重复着枯燥而又单调的训练。两个人这个周期的状态都非常好,可是,就在向奥运发起冲刺的时候,昌雅妮在2024年3月突然受伤,为她的征程按下了“暂停键”。

关键一年看开局——中国经济平稳起步态势好

哈加里称,“我们看到5万名加沙人从加沙地带北部迁移到南部,他们这么做是因为他们明白,哈马斯已经失去了对北部地区的控制。哈马斯已经并且正在持续失去对北部地区的控制。”

第八届中国陶瓷创意周在佛山禅城区开幕

5月4日上午9时35分,在安全技术交底会之后,台州S1线风水电检修员们各自背起8公斤重的工具材料,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具,系上安全绳,沿着爬梯朝着约7层楼高的灯桥缓缓爬去。走在仅容一人通过的钢架栈道上,每走一步身体都会随着钢架栈道轻微晃动,而向下望去,平日里看起来体型庞大的列车也显得“渺小”了一些,他们走的每一步都比在地面上更艰难。

商务部就台湾地区对大陆贸易限制措施答记者问

新京报讯(记者 丛之翔)11月6日19时许,黑龙江省桦南县悦城体育俱乐部发生屋顶坍塌事故,造成3人遇难。7日16时许,事故调查组的一名官方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,鉴定单位已进入现场实地勘察,对坍塌的建筑材料、钢结构进行测量取样。鉴定机构为黑龙江省寒地建筑科学研究院。取样工作从今早开始,目前仍在进行。

闽台夫妻档携手创业 两岸青年组成团队

杨小微: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高质量现代教育体系、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,是中国教育现代化在2035年要实现的远景目标。但在实施层面,我们还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